Tuesday, 30 August 2011

摹仿失敗

 

「昔有一人。欲得王意。問餘人言云何得之。有人語言。若欲得王意者。王之形相汝當效之。此人即便後至王所。見王眼潤便效王潤。王問之言。汝為病耶。為著風耶。何以眼潤。其人答王。我不病眼。亦不著風。欲得王意。見王眼潤故效王也。王聞是語即大瞋恚。即便使人種種加害擯令出國。世人亦爾。於佛法王欲得親近。求其善法以自增長。既得親近。不解如來法王為眾生故種種方便現其闕短。或聞其法見有字句不正。便生譏毀。效其不是。由是之故。於佛法中永失其善墮於三惡。如彼效王。亦復如是」(人效王眼潤喻)
  一個孩子在一兩歲時學走路,雖然需要大人扶助;但在學習過程中,多跌幾次,多摹仿幾次,最後,不也能站得穩走得快嗎?
  學圖畫的人,摹仿大畫家的下筆著色,慢慢描摹久了,自己也能畫出一手很好的畫來。
  學口技的人,摹仿豬呻狗吠,雖然初學時,叫出來的聲音非狗非豬,可是模仿久了,叫出來的聲音也能亂真。
  還有,在四、五十年前的中國農村,還沒設立新式的學校,只有呆板的私墊,學童一入私墊,每天除了死讀書,還要規定寫一兩張仿,所謂寫仿,就是把老師寫的字墊在紙下面,慢慢臨摹久了,自己也能寫得一手好字。
  最初學習,誰能不失敗?所謂失敗為成功之母,我們應該要有不怕失敗的決心,才能學會有益世間的事情。你看,世間大科學家的發明,誰不是經過無數次的失敗而成功的!  不過,如果有人摹仿失敗,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犬,不貽笑千古才怪!比方:東施傲顰,她自以為是成功的,在別人看來卻是一個千古貽笑的失敗,還有,伊索寓言說,呆笨的駱駝,摹仿靈活的猴子跳舞,結果被觀眾打出舞場,這樣摹仿失敗,還有什麼意思?
  很久以前,有個不務正業的浪人,也很喜歡摹仿人的動作,他東飄西蕩,好像天上的浮雲一樣,在他流浪的過程中,也會表演過一齣最不光彩的摹仿活劇。
  原來這個浪人,曾在尊貴的國王之家,當過卑微的管理王狗的官職,如果他安分守己的做狗官,沒有非分的妄想,這分差事雖然卑微,但總比到處流浪饑餓無著的生活要好得多,可是,他卻時時做升官發財的夢。
  升官,古今沒有分別,如果你不花錢鑽營門路,誰肯替你在國王的面前推薦?無人推薦要想升官,那比駱駝穿針還要困難,何況你自己沒有鑽營門路的本錢,那能實現升官的夢呢?可是他沒有死心,於是他在沒有事的時候,便和那些與狗官差不多高的同事官往來,如專管國王廁所的糞官,或者專司國王洗腳的腳官,同他們一起閒聊、商量,那個管廁所的官說:
  「你如希望升官,在我看來,也用不著求張三,拜李四的亂求。」
  「這我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還是請你指教!」
  「國王不是很愛狗麼?」
  「國王愛狗,倒是事實。」這個急於高升的狗官,想想國王每次來看狗的時候,常因狗差司未辦好,遭到國王的責罵,心裡頗為怨氣的說:「國王愛狗,但照顧狗的這差司實也不易,說老實話,我就常因疏忽狗事,遭國王的罵。」
  「你連狗官都未做好,還想做大官,真是太過分了。」專司國王洗腳的腳官,對他想升官的想法,表示反對。
  「話也不能這樣說。」狗官急了,趕快駁道:「現在政府裡做大官的人,誰懂得畜牧?我不能照顧狗,做大官有什麼不可以?」
  狗官即時的辯論,果獲得大家的同意,於是管廁所的糞官,很認真的建議說:
  「你要想做大官,必須要討國王的歡喜!」
  「怎樣才能使國王歡喜呢?」
  「最好學國王的樣子!」
  第二天國王又來看狗了,他十分留心國王的舉動言談,希望能摹仿國王的樣子,當他留心時,忽然見到國王的眼睛連續的翻動,他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便認真的摹仿起國王眼睛翻動的樣子來,國王見了甚覺奇怪的問道:
   「你的眼睛有毛病麼?」
   「沒有。」狗官很簡單的同答。
   「是不是因風吹的涼故?」
  「不是。」
  「那妳的眼睛為何如此?」國王更是奇怪了。
  「報告大王!」忽然狗官大膽的說:「我是為了使大王歡喜,才摹仿大王眼睛翻動的尊貴動作啊!」
  狗官說了之後,滿以為會得到國王的歡喜,誰知道國王的臉色一沉,很生氣的說:
  「你好大膽!我做國王,你也學我做國王嗎?你們替我重重的打他五十棒,然後趕他出境!」
  他沒有升官,反而被打了一頓,趕了出來。從此以後,他一直東飄西蕩,成為名符其實的流浪者,他被驅逐的時候,也曾自言自語的說:
  「我是應該受此不幸報應的,平常我都不能獲得一群狗的歡心,居然妄想得到國王的賞識,又怎能不遭到災難呢!」
  世間外道,不解佛陀方便說法之意,他們不學法王的高尚法門,增長善法,卻摹仿佛陀呵斥眾生的短處,結果,造下無邊罪惡,流浪生死苦海,這不像狗官摹仿國王眼睛的翻動一樣麼!
‧摘錄自‧《百喻經》及《百喻新譯》

Tuesday, 23 August 2011

希望幻滅

「昔有一人事須火用及以冷水。即便宿火以澡灌盛水置於火上。後欲取火而火都滅。欲取冷水而水復熱。火及冷水二事俱失。世間之人亦復如是。入佛法中出家求道。既得出家還復念其妻子眷屬。世間之事五欲之樂。由是之故失其功德之火持戒之水。念欲之人亦復如是」(水火喻)
  人,在安寧的生活中,便嚮往著動的環境;當自己進入動的生涯時,又嚮往著靜的環境了。結果,自己既不能獲得滿足的安靜,也不能過著滿意的動態。所以,一切眾生生活在無限的希望之中,但一接觸到現實,希望便都化為失望的苦惱了。
  從前有一個人,去到寒冷的北方居住,北方的氣候,四季分明,每逢到了寒冬季節的時候,屋外寒風刺骨,大雪飄揚,實在寒冷極了。
  有一天,他在晚上入睡前,希望室內暖和些,讓自己舒舒服服的休息。於是他便拿了木炭生了盆火,他見到火光熊熊,火焰很旺,便盛了一鍋冷水放在火爐上,他想:今晚不可能再冷了,而且當我一覺醒來,也可喝一杯滾燙的開水,在溫暖的室內,圍著火爐繞個圈子散散步,那該是多麼舒服!
  他想得很得意,便將應蓋的棉被捲在一邊,自己很是滿意的睡了,他在甜美的夢裡,從這裡飛到那裡,有時飛到白雲上面,覺得雲上清涼自在,萬里晴空,境界開朗,別有天地;有時飛到高山上,舉目四顧,山色蒼蒼,也著實心怡神悅;但最後不知怎的,竟飛到一座雪峰頂上,四面是萬丈水岩,頂上寒風刺骨,他在上面,已是凍得只打抖索,手足也凍殯硬了,他那抖動的身體,準備向前移步:那知道剛一移動,人已滑落下萬丈水谷,他正在恍恍憾憾的準備死的時候,想不到自己竟醒過來,醒來時,發現到身上沒有蓋被,原來夢上雪峰,滑入寒谷,不是沒有原因的,不過他立刻想起:火爐上的水應該開了吧?必須喝杯開水,才能趕走身上的寒冷。
  他走到火爐邊,只見火早熄了,且鍋中的水已結成了冰,他很詫異的懷疑說:火為什麼會熄呢?火熄了為什麼水就結成冰?這不很奇怪嗎?他呆呆地看了一陣,沒有看出火熄水冷的原因。
  最有把握的事情,到頭來往往是一個最壞的結果。他以為滿意的想法,現在卻落空了!希望真像一個最會愚弄人的頑童哩!
  北方的寒冷地方,冬天固然冰天雪地,可是到了夏天,卻又暑氣逼人,熱惱難當。
  那一年夏天,這個人又想,天氣這麼熱,希望在晚上臨睡之前,淋個冷水浴,好讓自己舒舒服服的睡一覺,於是他在傍晚時分,從很遠的河裡提了兩桶水,高高興與地倒在一口大鍋裡,鍋擱在大石頭的上面,他忘掉抽去鍋底的餘薪,便仍舊去做別的事了。
  到了天黑的時候,他準備休息了,想到今晚要痛快的淋個冷水浴,好讓自己舒舒服服的睡眠,於是便歡歡喜喜的一手提桶,一手拿了一個舀水的飄,當他走到鍋邊的時候,發現到一鍋冷水,早變成滾燙的熱水,他不禁又詫異的自語說:
  「水為什麼會變熱呢?」
  他只知道把冷水倒在鍋裡,卻沒有想到鍋底還有餘剩的燃料,他呆呆地站著想,也許他永遠不能想出冷水變熱的原因吧!
  現在他的希望又幻滅了,誰肯相信,最好的希望,會碰到最壞的下場!
  有些學佛之人,希望證得無上佛果,好不容易發心修行了,這不就像在寒冷的爐中點燃木炭嗎?木炭燃著了,房裡就會溫暖起來;已經發心修行的人,自然也會覺得聖道的溫暖。可是追求聖道的人,若不肯放棄世間的物欲享受,不就像在燃著的炭爐裡,澆上一盆冷水嗎?火怎能不熄滅?若心念物欲,那淡泊清淨的修行生涯,又怎可能繼續下去?不能維持刻苦的修行,卻又想證得最高的悟境,不就像拿水澆滅了火炭,卻又希望在寒夜裡能喝到熱水,一樣可笑嗎?
  此外,修行之人,要想得到無上清涼,卻又不斷除內心的貪瞋熱惱,又怎能達得到呢?就像是沒抽掉爐裡的火炭,卻又希望鍋中水能保持清涼,是做夢嗎?
‧摘錄自‧《百喻經》及《百喻新譯》

Thursday, 18 August 2011

焦芽敗種

「昔有愚人。生食胡麻子以為不美。熬而食之為美。便生念言。不如熬而種之後得美者。便熬而種永無生理。世人亦爾。以菩薩曠劫修行因難行苦行以為不樂。便作念言。不如作阿羅漢速斷生死其功甚易。後欲求佛果終不可得。如彼燋種無復生理。世間愚人亦復如是」(種熬胡麻子喻)
  月球上面的土壤,永遠不能產生活躍的生命,那是因為泥土裡面缺乏了生長生命的有機因素。
  一個不肯改過向善的人,永遠不能產生光明的行為,那是生命裡缺乏了善的業因。
  一粒優良的種子,只要埋在有陽光、水份、土壤的地方,一定會生長出新的生命來。
  一個人只要有謙虛的美德,總會有陽光透進你生命的世界,但死命固執的人,就像沒有門窗的房屋,永遠不能流進清新的空氣,永遠不能透進和煦的陽光一樣。
  一盞電燈,若是切斷了電流,就不曾發光;一粒燒焦的種子,儘管你把它埋在有水、有土、有陽光的地方,也永遠不會生長出幼苗來。
  可是很久以前,就有這樣一個可笑的人,將種子炒熟了再播下泥土,而且希望種子長芽,開花結果,那不是天大的笑話嗎?
  那是一個笨農夫的故事。他本來是終年到頭辛勤的耕種稻穀;有一年,他忽然改種了芝麻,種芝麻,他本不內行,不過,他有種穀子的經驗,因此,芝麻仍種得很好,結果,獲得非常滿意的收穫。
  他想:米是用水煮熟後吃的,可是芝麻是不是也和米一樣煮熟了吃呢?他對有關芝麻的事,實在不很清楚,便很謙虛的去請教附近的鄰居:
  「請問,芝麻是不是也和米一樣,煮熟了吃的?」
  被問的鄰人,也被他問得笑起來,不過,鄰人還是非常歡喜的告訴他說:
  「芝麻要炒熟了,吃起來才會又香又有營養。」
  這位農夫十分高興,他回家將芝麻炒熟了,自己順手拿些炒熟的芝麻放到嘴裡嘗嘗,果然香噴噴的很好吃,他突然有個想法:在泥土裡播下什麼種子,將來就會長出什麼來:炒好的芝麻,其香無比,如果拿它來做種子,將來結出來的芝麻,一定此平常種的芝麻要高貴多了,哼!那時候我可以高價出售香芝麻,還怕沒有人買嗎?
  他想得十分得意,就照著自己異想天開的方法去進行,於是他將全部芝麻種子都炒熟了。為了要做種子,也捨不得再品嘗炒熟的芝麻了,這不是很有趣的想法嗎?
  他為了未來希望的實現,勤勤懇懇的犁田、翻土、洒水施肥,一直到他自己認為準備得滿意的時候,才歡歡喜喜的播種下炒熱的芝麻。
  他從種下芝麻這天起,便天天到田裡察看,等待種下去的芝麻,出土的消息,差不多半個月過去了,祇見田裡亂草叢生,卻不見長出芝麻的幼苗來,不過,他很有耐心地把田裡的野草除了。過了很久,田裡又長滿了野草,仍沒有芝麻出芽的消息,.他還是耐心的把草除了,不過他這次在除草的時候,心裡漸漸地懷疑起來,他回憶種田的經驗,好像一粒種子播下泥士,最多七八天的時間就會發芽了,這一次種下去的芝麻,已有一個多月,為什麼還不見苗呢?是不是因為炒熟了的種子,比普通的種子優良,發芽的時間就要長些呢?
  他想到這裏,忽然又有了新的感觸,於是表現得十分欣慰的低語自慰說:
  「呵!大概對了,你看水裡面的大魚,不是很難發現嗎?高貴的寶珠,那能在平常的店裡買到?優良的芝麻品種,又怎能以一般普通的種子來比較呢?很可能是大器晚成吧!」
  他內心的懷疑,經過一番思索,卻變成無限美麗的遠景,他正在自我陶醉的時候,曾經請教過的那位鄰人來了,他們很快就談到芝麻上來,鄰人問他:
  「芝麻炒熟了,吃來怎樣?」
  「實在如你所說,又香又好吃!」種芝麻的農人說:「我為了留著做種子,雖然都炒熟了,也捨不得隨便的亂吃了。」
  「為什麼呢?」鄰人問:「芝麻本來就是炒熟了吃的嘛。」
  「我覺得用炒熟的芝麻做種子,才是最優良的品種,我現在知道了這件事,又怎能隨便的吃掉優良的種子?」
  按著農人告訴鄰人自己的發明,說出了炒熟芝麻做種子的優點,並且告訴他,已將炒熟的芝麻,種下去將近兩個月了,大概快要發芽了吧。
   鄰人聽得幾乎笑彎了腰,他見鄰人如此好笑,便問道:「你為什麼笑呢?」
  「我笑你種下去的芝麻,永遠不會發芽啦!」
  「難道改良的品種會不對嗎?」
  「現在我問妳。」鄰人很有趣的問他,「死了的母雞會下蛋嗎?」
  「不會!」
  「既然死了的母雞不會下蛋,炒熟了的種子,又怎能生芽呢?」
  農夫聽了鄰人的這番話,大概已了解到他的理想的錯誤了,他只是癡癡呆呆的不再說話了。
  有些學佛之人不也正是這樣嗎?上來精進勇猛,發心修學難行的菩薩道,希望將來證得最高的佛果。
  本來難行的菩薩道,才是成佛的正因(種子);現在他看到有些修道的人,安閒自在,心甚羨慕的問道:
  「你們修行什麼法門?為何如此的安詳自在?你們的自在境界,真使人嚮往呀!」
  「我們只是依照佛陀開示的四諦、十二因緣的道理自求解脫,我們都很滿足所證的境界,就是這樣的自在、安樂。」
   他心裡想,既然他們是修行四諦十二因緣而證得如此自在聖果,我為什麼不也依法修行呢?
  修行小乘法,不發菩提心,那能得到最高的聖果?所以佛陀呵斥他們為「焦芽敗種」的自了漢。永遠不能成就無上的佛果,就像炒熟的芝麻,那裡還能生長幼苗呢!
‧摘錄自‧《百喻經》及《百喻新譯》

Thursday, 11 August 2011

綢包破氈

「昔有賊人入富家舍。偷得錦繡即持用裹故弊氀褐種種財物。為智人所笑。世間愚人亦復如是。既有信心入佛法中修行善法及諸功德。以貪利故破於清淨戒及諸功德。為世所笑亦復如是」(賊偷錦繡用裹氀褐喻)
   閩南人有一句諺語,見人家外表平常,而內實殷富,便稱他做「草包金」。
  草是最不值錢的東西,那知道這個極其平凡的裡面,竟藏著最有價值的黃金。還有個與此相反的諺語,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有錢的人裝窮,那是他不願暴露自已的富有:貧窮的人,裝著闊佬,那是他怕人輕視自己的貧窮,貧富不能正常的表現自己的身份,多少都有點自欺欺人的意思。
  現實社會不也是這樣嗎?從很多人的外表著,都像一派風雅高尚之士,可是當妳完全了解他的時候,你便會發現他是虛有其表,那不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嗎?還有些貧窮得幾乎沒有飯吃的人,外表卻也打扮得十分闊氣,這那裡合乎做人的真義呢?
  這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有個不務正業的人,他一直嚮往著鄰近有一戶十分富有的人家,他認為那個富有之家,一定藏有很多珍貴的珠寶,和十分值錢的東西;因此,他千方百計的想辦法,要到那個富有的人家去偷幾樣值錢的東西;可是那個富有的人家房屋很大,他為了摸清周圍的環境,會三番二次的托人介紹,到那個富有人家去做傭工,果然,他被介紹進去了;他心裡想:能夠進入這個有錢的人家做工,也頗不易,我應該好好地幹一下,才能達到目的。
  主人首先安排他管理花園的工作,他對這個安排也很滿意,於是他很用心的修剪花木,種植花草,確也十分的稱職。故不久之後,他將花園裡面的道路,已摸得一清二楚;花草樹木,也修剪得十分整齊,而主人對他工作的成績,倒也滿口讚賞。
  可是時間一久,埋藏在他心底想要偷竊作賊的念頭,逐漸活躍起來,就像春天的花草一樣,越長越茂盛,於是,他每到晚上,自己躺上床的時侯,便開始胡思亂想起來。首先,他想:
  「這裡的房屋,一般說來:我都摸清楚了,特別是廚房和客廳,我幾乎熟悉了地面上每塊磚頭的顏色,還有一些傭人房,他也摸得熟透了,至於最大最華麗的主人住屋,雖然我還沒有進去過,但已知道在什麼方向了,唯一不清楚的,就是裡面究竟有些什麼珍貴的東西了。」
  可是他又想:
  「我來這裡最主要的目的,第一步是希望弄清楚這個富有之家,內部房屋的實際情形,現在不是已經清楚了嗎?那我下一步要怎樣呢?」
  他自我研究,現在研究到下一步應該要做什麼的時候,卻又沒法決定如何下手了。
  又過了幾天,他看到富戶家的一位少婦,手裡拿著一塊鮮艷奪目的紅綢,向花園裡面的一座屋子走進去,那塊綢布他從來沒有見過,似乎很是貴重,而且十分光彩,於是他的賊心就開始蠢動起來,到了晚上休息的時候,想到白天的所見,無論如何總是睡不著,最後,他決定今夜動手,而且立刻就進行,他翻了個身,從床上坐起來,穿上衣服,輕手輕腳的向著花園裡面的那座房屋走去。
  說也真巧,那塊貴重的綢布,正放在那座屋內臥室的箱蓋上,他拿起那塊綢布,打開箱子,取出一條破爛的毛氈,歡歡喜喜的用那塊綢布將毛氈包裹起來,便急急忙忙的逃出了富戶人家,他花了那樣大的工夫,想去偷取富戶的財寶,結果,祇偷了一條破爛的毛氈,這事情後來被人知道了,就有人嘲笑他說:
  「做賊,不偷人家貴重的財寶,卻偷人家一條破爛的毛氈,世間那有這樣的蠢賊呀!」
  這些嘲笑他的話,傳到他的耳朵來,他不但不感遺憾,還不滿那些嘲笑的人說:
  「你們這些不懂事的傢伙,從來不打開眼睛看看這個世間的情形,只會睜著眼睛說瞎話,如今那一個不是講究外表的?毛氈雖破,但有艷紅的綢布包著;賊也是人呀,又怎能不講究外表呢?」
  世間有些人,好不容易對佛法起了信心,走進了珍貴的佛法大門。最初進入佛門,還好好地修行佛法,積聚功德;但時間一久,凡夫的妄念就蠢動起來,結果被世間小小的名聞利養迷住了,只顧外表的生活舒適,身份體面,就不再刻苦的修行了,那不像笨賊用綢布包裹破爛的毛氈一樣嗎?怎能不受到別人的譏笑呢!
‧摘錄自‧《百喻經》及《百喻新譯》

Wednesday, 3 August 2011

沉香燒炭

昔有長者子。入海取沈水積有年載。方得一車持來歸家。詣市賣之以其貴故卒無買者。經歷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厭以為苦惱。見人賣炭時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燒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燒為炭詣市賣之。不得半車炭之價直。世間愚人亦復如是。無量方便勤行精進仰求佛果。以其難得便生退心。不如發心求聲聞果速斷生死作阿羅漢」(入海取沈水喻)
  悅耳動聽的流行歌曲,最多流行個三五年,就沒有人再唱了;但是有價值的音樂,所謂「曲高和寡」,欣賞的人雖然不多,卻能永遠地流傳人間。
  最容易承諾的語言,往往最易使人感到失望;誠實的人,雖然不輕易承諾,但當他承諾你的時候,則比世間所訂的所有契約都可靠。古人說:「一諾千金。」大概就是誠實人的語言價值了。
  價格低廉的普通貨物,什麼人都買得起,看起來銷路很廣,但能賺多少錢呢?大富商賈經營的鑽石,雖然狠久才能賣掉一顆,可是賺到的錢,卻比普通貨物高到千百萬倍,既然為了賺錢,為什麼不將高貴的貨物,好好地待價而估呢?
  可是從前竟有這樣一個愚笨的人,他將最高貴的物品,變成最平凡的貨物,很低廉的賣了出去。他認為這樣才是最聰明的做法,這樣才是生意人靈活手段的運用。這不是最愚笨的想法嗎?
  那是一位非常富有的商人,他為了入海採寶,不知準備了多少時日。他先請了一位傑出的造船工程師,精心設計製造了一艘又大又堅固的船,又儲備了許多糧食。人家都說他花了太多的本錢,他卻說:
  「入海尋寶,那裡是容易的事?但若真能找到珍寶,這些準備又算什麼呢?」
  這倒真像做大生意人的口氣,也像是出遠門的人,所作的正確做法,於是他繼續告訴別人說:
  「我們入海的人,究竟多久才能同來,實在很難預料。因為大海裡面有不可預測的風浪,隨時會耽誤航行的日期;或者航行弄錯了方向,本來是兩天的路程,往往需要四天。這樣,那能預計準確的日子?」
  他說得真是入情入理,誰聽了都很佩服他的高見。即使故意要刁難的人,聽了他這番高明的解釋,也默默的不開口了。
  於是這位非常富有的大商人,集合了幾十位伙伴,準備得非常週詳的進入大海啦。
  他在茫茫的大海裡面,差不多航行了三四個月,才發現一座島嶼,他和同伴們到島上處處尋覓,但什麼也沒有發現,原來,這是一座荒涼的小島,島上不但沒有名貴的樹木,甚至,連普通的花草也沒有。
  他們又進入茫茫無涯的大海,繼繽向前探航,海是廣大的,好像永遠看不到邊際,他又不知航行了多少日子,一天早上.蒼天白雲,藍海碧波,一如平常,忽然於此時刻,他發現到面前的遠處,有一片灰暗的陰影,隱隱約約的漂浮在海面上,於是他指揮掌舵的人,對準這個方向駛去,整整一個上午過去了,才看清楚,那也是一座海島,但這座島上,林木蒼蒼,飛鳥成群,由此可知即不像荒島的樣子了,他很興奮的想:這座島上可能會有我們所需要的東西了。
  這位探海的富商,確實也有些採寶的常識,他和十幾位伙伴,當船一靠岸的時候,就登上了小島,他們在島上祇是走馬看花的環繞一週,雖沒有發現到什麼珍貴的東西,可是卻見到一種名貴的沉香樹,它的價值昂貴,如同珍寶。於是他命令伙伴,將島上的沉香,慢慢採集,直到採滿了一船,才很滿意的回航。他這次入海,總算不虛此行。
  回家之後,將採集的沉香,搬到市場,因為這是名貴的物品,標價很高,一連賣了幾天,都沒有一個人來問津,他心裡感到非常的納悶;可是當他看到鄰近賣木炭的小販,每天挑來的木炭,不到半天都賣光了。於是他心裡想:
  「我為什麼不把沉香也燒成木炭呢?」  他想到這件事,便決定照這樣去做,於是就把所有的沉香都燒成了木炭,再叫人挑到市場去出售,這同,果然很快的就全部賣掉了,這就像將高貴的鑽石,當著碎玻璃一樣的賤賣了,可是他還自鳴得意的對人說:
  「做生意是不能拖延時間的,貨物脫手越快,越是合算,這回生意,我改變了主意,總算完全改對了,如果做生意的人,沒有靈活運用的手法,將會永遠的停滯在那裡,永遠的不能打開新的局面,那還能把生意做好嗎?」
  別人聽了,只有暗暗的好笑。
  世間有些人不也正是這樣嗎?最初立志時,精進勇猛,志向遠大,開口必學聖賢,希望將來成為崇高的聖人,可是日子一久,覺得聖人之道太難了,書讀了很多,做人明暗一絲不苟,仍然一無所得。因此,心生厭倦,不想再學聖賢了,甚至於想了想,覺得說:
  「聖賢之道,實在不易修學,還是做一個普通人比較容易,你看:平常人要做什麼就做什麼,我為什麼要這樣為難自己呢?」
  這不就像將高貴的沉香,燒成木炭賣一樣嗎?見異思遷的人,是永遠不能成功!
‧摘錄自‧《百喻經》及《百喻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