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8 December 2020

淨土聖賢錄易解 - 東晉 曇恒

 慧律法師著

曇恒。山西河東人。童年時就歸依遠公剃度出家,佛門以及世間的內外經典書籍,無不通達貫徹。德行清高孤獨不群,常常有大群的馴鹿溫順地圍繞在他禪坐座位的旁邊。自從入了廬山蓮社之後,即專一心志憶佛念佛,東晉安帝義熙十四年(西元四一八年),端坐合掌,高聲念佛而往生。(東林傳)

Friday, 11 December 2020

淨土聖賢錄易解 - 東晉 慧恭、僧光、慧蘭

 慧律法師著

慧恭。江西豫章豐城人,加入廬山蓮社,與僧光、慧蘭等一同追隨遠公學習佛法。僧光等人學習能力雖然不及慧恭,但是對於專心憶想西方淨土,卻比慧恭更為虔誠懇切。慧蘭曾經告訴慧恭說:「你雖然好學不倦學習廣博多聞,但是難道不知道經典說:『就如同聾子演奏音樂,雖然取悅別人,但自己卻聽不到。』」慧恭聽完之後不以為然,並不相信慧蘭所說的。後來的七年之中,慧蘭等人先逝世往生,往生的時候都有奇妙的感應。

 

又過了五年,慧恭得了疾病並且沉重危急,因此才感歎地說:「六道輪迴徘徊流轉,何時才能停止呢?在死生去來之間,我又該以何處為歸宿啊!」因此而淚如雨下叩頭頂禮,誓願發心往生淨土,心意不曾稍有間斷。有一日忽然見到阿彌陀佛,以金色蓮臺前來迎接,慧恭頓時覺得自己乘坐在蓮臺之上。又見到慧蘭等人在金臺上的光明之中告訴慧恭說:「長老你往生淨土,已經位居上品,我們忍不住感到喜悅和快慰,只恨五濁惡世的因緣把你耽擱,使我們這麼晚才又相見相依啊!」慧恭於是在當天稟告大眾這件殊勝感應的事情,然後內心喜悅而精神振奮地入滅往生。當時為東晉安帝義熙十一年(西元四一五年)(東林傳)

Friday, 4 December 2020

淨土聖賢錄易解 - 東晉 僧濟

 慧律法師著

僧濟。其出身並不清楚,曾經進入廬山,追隨遠公學習佛法,精通悟入佛法大要,年紀才過三十歲,便下山入城開座講經,屢次地擔任首座和尚教授大眾。遠公對他讚歎說:「能和我共同宏揚大乘佛法者,想必就是你吧!」後來疾病沉重,於是至誠懇切期願得生淨土,專注觀想阿彌陀佛的形像。遠公贈送僧濟一枝蠟燭說:「你可以專一心志憶想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僧濟於是執持蠟燭倚靠著桌子,專注想念毫無散亂,又請大眾僧為他誦《無量壽經》。到了五更的時候,僧濟把蠟燭交給徒弟元弼,令他執持燭火隨眾經行。僧濟則暫時臥在床上休息,接著就夢見自己秉持一枝蠟燭,凌空而行,見到阿彌陀佛將他接引安置於阿彌陀佛的手掌之中,遍至十方世界,然後突然醒過來,僧濟滿心喜悅地說:「我只以一夜的時間觀想憶念,便蒙阿彌陀佛接引。並自己省悟色身乃是四大假合,疾病痛苦的感覺現在已經全部消失。」隔天晚上,忽然起身站立,眼光迎向天空,好像看到什麼東西似的,並告訴弟子元弼說:「佛來了,我往生去了!」然後轉身向西方而逝。當時正當極熱的炎夏,經過三天而身體毫無變化,奇異的香氣濃厚芳香。時年四十五歲。(高僧傳。東林傳)

Friday, 27 November 2020

淨土聖賢錄易解 - 東晉 慧虔

 慧律法師著

慧虔。俗姓皇甫,北地人,年少時就出家,嚴格奉行戒法,志向操守堅定不移,居住廬山有十多年,東晉安帝義熙初年(西元四○五年),往山西山陰嘉祥寺,克己修行化導眾人,自身堅苦精進,以身作則率領大眾。五年後,臥病在床,自知將要命終,因而專心憶想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並虔誠祈求觀世音菩薩護念攝受。當時山陰北寺,有一位名為淨嚴的比丘尼,宿具德行嚴持戒法,夜裡夢見觀世音菩薩從西城門進來,觀世音菩薩具有清淨的光輝和殊妙的形貌,光明無盡映照日月,隨身的種種幢幡香華傘蓋,皆是七寶莊嚴所成。淨嚴比丘尼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並問菩薩曰:「不知道觀音大士要往那裡去?」菩薩回答曰:「往嘉祥寺迎接虔公。」而慧虔自己也曾事先預睹觀音聖相。慧虔此時疾病雖然纏綿沉重,但是精神氣色一如平常健壯之時。臨命終時,在旁奉侍的人都聞到奇異的香氣,不久之後就入寂往生,當時無論出家在家親見或聽聞到的人,無不表示讚歎羨慕。(高僧傳)

Saturday, 21 November 2020

淨土聖賢錄易解 - 東晉 僧顯

慧律法師著 

僧顯。俗姓傅,北地人,堅定苦修一切善行戒法,諷誦經典修習禪定,常常獨處於山林之際,或者數日之間入於禪定。東晉元帝太興末年(西元三二一年),向南遊化到江蘇一帶,經歷各個名山道場,仍然修習以往恆常修持的誦經禪定。後來遇到疾病、沉重纏綿很久,因此才專注憶想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由於內心非常精誠懇切,後來見到阿彌陀佛,並且蒙受阿彌陀佛放光照觸身體,原本身心所受的痛苦頓時消滅。當天晚上,自己起身來洗澡沐浴,然後為同住的道友及侍奉疾病的弟子們,說明他自己所見所聞的境界,並且陳述告誡大家,老實修行淨土法門的因緣果報,絕對是真實不虛的!到了清晨,平穩端坐而往生,室內有特殊的香味,經十多天才消失。(高僧傳)

Friday, 13 November 2020

淨土聖賢錄易解 - 東晉 慧永

 慧律法師著

慧永。俗姓潘,河北河內人,年十二歲出家,奉事沙門竺曇現為師,最初在恆山修習禪定,後來與遠公一同歸依道安法師。東晉孝武帝太元初年(西元三七六年)到廬山,刺史陶範供養施捨自己的住宅為西林,迎請慧永居住。慧永法師平日粗布為衣飲食清簡,專一心志返觀自照。面容常常帶著微笑,言語從不損傷眾生。他在山頂另外建立一間茅屋,常常往茅屋去禪定思惟,到他茅屋的人,往往都聞到奇異的香氣,因此被稱為『香谷』。山頂有一隻老虎與法師一同居住,有客人來訪就把牠趕出去。慧永平時嚴謹行持精進苦修,並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東晉安帝義熙十年(西元四一四年)得疾病,有一天突然整束衣服找鞋子穿,要起身站起來,大眾問何以故?回答說:「佛來了!」說完後就往生,年八十三歲,室內奇異的香氣七日之久才消失。(東林傳)

Friday, 6 November 2020

淨土聖賢錄易解 - 東晉 慧遠(蓮宗初祖)、慧持

 慧律法師著

慧遠。俗姓賈,雁門樓煩(今山西代縣)人,幼年即好學不倦,廣博學習種種知識並通達六經,尤其善長莊子、老子。當時道安法師建立寺院於太行恆山,慧遠前往歸依。在聽聞道安法師講《般若經》時,頓時豁然開悟,因此剃髮出家追隨學習於道安法師座下。慧遠平時精勤思惟諷誦經典,夜以繼日精進不懈,道安讚歎說:「使佛法流傳於東土中國者,應當就在慧遠吧!」晉孝武帝太元六年(西元三八一年),慧遠經過潯陽,見到廬山廣闊空曠,可以棲身安住,因此在當地建立精舍,名為龍泉寺。

 

當時慧遠同門的師兄慧永法師,已經先居止於廬山西林,想要邀請慧遠一同安住。然而慧遠的同參道友以及歸依徒弟漸漸眾多,西林過於狹隘無法容納。刺史桓伊,為慧遠再建立寺院於廬山東側,因此稱為『東林』。慧遠於是率領大眾修行佛道,挖掘水池種植蓮花。在水池上立十二葉蓮華為計時的刻漏,依循著水流的波動而隨著旋轉,並分別刻劃日夜的時段,作為修道經行的節次。自此之後,四方具有清淨信心的讀書人,聽聞到慧遠高風亮節的德行而來歸附者,有一百二十三人。慧遠說:「諸位君子前來此處修行,難道能夠無意於求生淨土嗎?」因此乃恭造西方三聖形像,建築房屋結集蓮社,令劉遺民作發願文,雕刻於石頭上。

 

當時王喬之等數人,也作了念佛三昧詩以表明求生淨土的心志,慧遠為他們作序言:「所謂的三昧是什麼呢?那就是專一心思、澄寂想念。心思專一,則心念一致不令散亂;想念澄寂,則意氣清虛、神志明朗。意氣清虛,則智慧了悟而能清明觀照;神志明朗,則沒有絲毫幽微玄妙的義理不能通達透澈。專一心思、澄寂想念,這兩者是與真如實際相應之憑藉,既能悟入一真法界而又能發起度化眾生的妙用。

 

然而諸佛所開示的三昧,種類名號甚多,求其功效高而容易進入進步的,則以念佛為第一。何以故?因為凡是能窮究一切不可思議玄妙義理、達到最澄寂寧靜不可思議之境界者,我們尊稱他為『如來』,如來既能悟入本體的神妙又能隨順因緣應機變化,應用無方而無有定法。因此能讓入此念佛三昧的人,渾然忘卻分別的知見,隨著外在所緣之事物而內心如明鏡般的現起相映的作用。映現萬物的內心既然清明澄澈,則內在的清淨與向外的光照互相交融,因此一切萬象就隨著清淨的覺性而影現出來。這不是用耳根、眼根等因緣法所能達到,然而耳聞及眼見之覺性卻不斷地妙用現行。於是靈明的覺性顯露出湛然澄澈、純一無染的相貌,在清淨光明本然具足的體相中,阿彌陀佛這個玄妙本然的念佛音聲,叩擊相應於圓照清淨的如來藏心,此刻一切的掛礙情執頓時消融,本不生滅的真如本性剎時朗現。如果不是天下最玄妙最殊勝的方便法門,怎麼可以達到這個境界呢?

 

所以王喬之等這些依教奉行的賢者們,都能知道要思惟修習這個總攝一切佛法的要門綱領。同時也感悟到人生短暫片刻的壽命隨時將要耗盡,恐懼未來了脫生死的資糧尚未積存,因此洗除分別妄想的心念安住於道場法堂,整束行儀、振奮精神,認清了自己未來往生的歸向。夜裡則精進而淡忘睡眠,清晨起身後即一心一意精進不懈,如此專一心志趨向於理想的修行功業,必然能夠相應於佛法中三乘解脫道的目標。向上既仰仗阿彌陀佛接引而頓超三大阿僧祇劫,又藉著同參道友的勸發提攜而一起往生淨土。向下引導怯弱、無信願心的眾生,在他後面警策鼓勵,令其向前精進求生淨土,以這種觀點來閱讀王喬之等人諸篇念佛三昧詩的揮毫大作,又怎能說它只是文人流露情感的詩詞歌詠而已呢?」

 

慧遠以江東地區的經藏多缺乏不足,因此派遣弟子遠行越過蔥嶺,請得了許多梵文本的經典,並傳入關中一帶。在當時所有的經律當中,從廬山流通出來的,幾乎有上百卷之多。慧遠曾著作《法性論》,以說明涅槃常住的道理。鳩摩羅什大師見了之後讚歎說:「邊地未見到大乘了義經典,竟能暗與佛法的究竟義理相合。」慧遠大師居住廬山三十年,足跡從不涉入俗世,專一心志修習淨土,澄寂思慮專心觀想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三次見到西方三聖,皆沉穩厚重而不向人言說。

 

東晉安帝義熙十二年(西元四一六年)七月底的夜晚,在般若臺東邊的佛塔,慧遠正從禪定中出定,見到阿彌陀佛,廣大的身相遍滿虛空,在清淨的圓光當中,有無數化佛,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則在左右相侍而立。又見到極樂世界的水流光明,分為十四支,上下迴流,宣揚演說苦、空、無常、無我的法音。阿彌陀佛告訴慧遠說:「我以本願力的緣故,來安慰你,你在七日後,當生我國極樂世界。」又見到蓮社中先化生西方的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劉遺民等,皆在阿彌陀佛身旁,向慧遠之前作揖問訊說:「大師發心最早,怎麼來得這麼晚!」慧遠告訴弟子法淨、惠寶說:「我從最初到廬山安居至今,十一年之中,三次見到西方三聖的聖像,今天又再一次見到,我往生淨土是決定不移的了!」因此自己制定遺戒,到八月六日,端坐入寂,享年八十三歲。

 

慧持。是遠公同母所生的弟弟,與遠公一同奉事道安大師,遍學一切經典,也有高尚的德行,東晉安帝隆安年間,辭別兄長慧遠,進入四川,以一起往生淨土為兩人的約定。住郫縣龍淵寺,廣大地宏傳佛陀的教化,東晉安帝義熙八年(西元四一二年)圓寂往生,年七十六歲。遺言命令弟子,務必嚴守律儀,專心淨土法門等等。(東林傳。廬山集)


                                                       


Friday, 30 October 2020

天作的供養

 


智者(牟尼)明白自己的前生,明辨天界和惡道,
不再輪迴,證得無上智,
而且一切圓滿的成就,我稱之為婆羅門。(偈 423)

  佛陀有一次胃痛,他就請優波摩尊者前去向天作化緣,要一些熱水。天作很高興有這麼難得的機緣,就供養佛陀熱水和一些蜜糖。回到精舍後,尊者為佛陀準備好熱水,讓佛陀沐浴,沐浴後,尊者又為佛陀準備摻有熱水的蜜糖讓佛陀喝。佛陀喝下以後,胃舒服多了,天作就請教佛陀:「尊者,供養什麼人的功德較大?」佛陀說:「天作,供養不再作惡的人,功德最大。」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Friday, 23 October 2020

鴦掘魔尊者和大象

 

毫無畏懼,尊貴、勇猛、智慧具足的人,
斷除欲望、調伏五蘊煩惱,沐浴(註1)清淨,證悟的人,
我稱之為婆羅門。 (註2)(偈 422)

  有一次,波斯匿王和末利皇后以史無前例的無遮大會,供養佛陀和眾多比丘。大會預計安排頂著傘的大象,為每一位比丘遮陽,但卻缺少一隻馴服的大象,所只好用一隻尚未馴服的象來頂替。鴦掘魔尊者恰好被安排到這隻大象。每個人都擔心這隻象會出紕漏,但當它被牽到尊者身邊時,卻變得乖順。

  後來,比丘們問尊者,當時心中害怕嗎?他說不怕。

  這些比丘向佛陀報告他的話,佛陀說:
  「比丘們!沒錯,鴦掘魔當時毫無畏懼。像他一樣的阿羅漢心中沒有任何畏懼。」

註1:印度人以為在恆何中沐浴,就可消除罪業,但此處佛陀的意思是說內心沒有垢穢。
註2:本文為故事「供養比賽」的後續。
註3:鴦掘魔尊者的故事請參考「證聖果的殺人兇手」。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Friday, 2 October 2020

妻子出家為比丘尼


不執著於過去、未來和現在五蘊的人,
斷除煩惱,不執著的人,
我稱之為婆羅門()(偈 421)

  王舍城中有位佛陀信徒,名字叫毗舍可。有一次,他聽完佛陀說法後,就證得三果。他告訴妻子:「請繼承我的財富吧!從今以後,我不要再管世間事了。」他的妻子曇摩提那拒絕他的要求,相反地,請求讓她出家,加入尼眾僧團。毗舍可答應她出家做比丘尼後,她就離開王舍城,努力精進禪修,所以在短短的時間內,就證得阿羅漢果了。

  證果後,她返回王舍城。她的丈夫聽說她回來了,就去見她,並且請教幾個問題。當他請教初、二和三果的問題時,她都予以回答,但當他問及阿羅漢果的時候,她不回答,卻說:「這個問題超過你的程度,如果你要知道,請你去問佛陀。」他就去向佛陀請教同樣的問題,佛陀說:「她已經回答你的問題了。如果你問我,我也是相同的答案。」佛陀的話,證實了曇摩提那已經證得阿羅漢果。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Saturday, 26 September 2020

摸骨專家婆耆舍

 

遍知有情眾生的生死,不執著,善逝(趣向涅槃)
明白四聖締的人,我稱之為婆羅門。 (偈419)

煩惱漏盡的阿羅漢,諸天、乾闥婆(註)及人
都不知道他(她)的往生處,我稱之為婆羅門。 (偈420)

  王舍城中有位名字叫做婆耆舍的婆羅門,他只要觸摸死人的骨骸,就能判斷該人究竟往生天界、人間或地獄。有些婆羅門就帶他到各個村 落去,村子的人都圍在他身邊,大方付錢,請教他們已故親人的往生處。

  有一次,他們來到祇樹給孤獨園附近。他們看見很多人要前去聽佛陀說法,就要那些人過來請教婆耆舍。但那些要去聞法的人卻說:「婆 耆舍知道個什麼啊!我們的老師無與倫比,只有他才是究竟證悟的人。」並與他們展開一場激烈的爭論。最後有一個人說:「好吧!讓我們去 應證一下,究竟婆耆舍或佛陀懂得多?」大夥兒就到精舍去。

  佛陀知道他們的來意後,就吩咐一位比丘分別準備往生地獄、畜生、人間、天界的四付骨骸,同時也準備了一位阿羅漢的骨頭,然後把這 五付骨頭排成一列。婆耆舍正確判斷前四付骨頭的主人往生何處,但最後一付骨頭卻難倒他。佛陀便開口道:「婆耆舍,不知道了吧!我知道 第五付骨頭的主人往生何處。」婆耆舍請求佛陀教導他知道第五付骨頭主人往生何方的技巧。佛陀建議他先出家,加入僧伽,佛陀才可能教導 他。

  婆耆舍就要他的婆羅門朋友等候他學會這種技巧。成為比丘後,佛陀教導他觀想人身三十二個部位。他遵照佛陀的指示,努力禪修,不久 之後,就證得阿羅漢果。

  當他的婆羅門朋友前來問他是不是學成功時,他告訴他們:「你們最好離開這裡,我不再需要了解這種技巧了,我也不會和你們走了。」 其他比丘聽他這麼說,就去請教佛陀:「世尊!婆耆舍宣稱已經證得阿羅漢果。真的嗎?」佛陀說:「比丘們!他當真明白世事萬物的生滅, 他已經是阿羅漢了。」

註:「乾闥婆」:天的一種。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Friday, 11 September 2020

曾經是舞者的比丘

 

解除天人束縛,解除一切束縛的人,
我稱之為婆羅門。(偈 417)

  舞者那塔普塔卡有一次聆聽佛陀說法。聽完之後,他就加入僧伽成為比丘,後來更證阿羅漢果。有一天,佛陀和包括他在內的眾多比丘,在外出化緣時,遇見一位年輕的舞者在跳舞,其他比丘問他是否仍喜歡跳舞。他回答說:「不!不再喜歡了!」

  比丘們向佛陀報告這件事,佛陀說:「比丘們!那塔普塔卡已經徹底斬斷執著的束縛,他已經是阿羅漢!」


超越喜歡(欲樂)與不喜歡(到林間僻靜處修行)
清涼、沒有煩惱的人,調御五蘊、精進的人,
我稱之為婆羅門。(偈 418)

   舞者那塔普塔卡加入僧伽後,證得阿羅漢果。佛陀說:「比丘們!那塔普塔卡不再沈溺於一切欲樂了!」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Friday, 4 September 2020

喬帝卡在天上的美麗屋舍

 

世間人若棄絕愛欲,正信出家,
滅除愛欲,不再輪迴,我稱之婆羅門。(偈 416)

  喬帝卡是王舍城中非常著名、非常有錢的人。他住在高廣華廈中,該大廈有七道牆,每道牆進出的門都有守護精靈保護著。他的財富之名傳播的很遠,很多人都來參觀他的華廈。有一次,頻婆裟羅王和阿闍世王子也來參觀他的華廈。阿闍世王子眼見他的華廈如此壯觀,發誓將來成為國王時,絕對不許喬帝卡住在這華廈中。國王離開華廈時,喬帝卡送給國王一顆無價之寶的大紅寶石。送禮物給前來參觀華廈的人是喬帝卡的習慣。

  後來,阿闍世王殺死父王,篡位成功。當上國王後,他果真攜帶將士前去喬帝卡的華廈,準備用武力取得。但華廈所有的門都有精靈保護,阿闍世王和他的將士只好無功而退。當他前往竹林精舍時,郤發現喬帝卡正在聽佛陀說法,阿闍世王就大聲吼叫著:「你命令你的守護精靈和我的將士作戰,自己卻跑到這裡來,假裝聽佛陀說法!」喬帝卡聽阿闍世王這麼一說,才知道國王剛去過他的華廈,準備予以沒收。

  過去生中,喬帝卡曾經發過誓願,希望他的財產不會被人強奪而去。此刻他的願望顯然已經實現了,他就告訴國王:「國王!任何人無法在違背我的意願下奪走我的財富。」說完這句話後,他伸出十指,請國王強行拿下他手指上的戒指。國王奮力想要拔出戒指,就是無法成功。喬帝卡於是要國王舖塊布,然後他把雙手放在布上,結果所有的戒指自動滑落下來,喬帝卡把它們獻給國王,他接著請求佛陀讓他加入僧伽。不久,他就證得阿羅漢果。

  後來,有一天,比丘們問他是否仍然執著於他的華廈和財富?他回答說沒有。這些比丘就請教佛陀:
  「世尊!喬帝卡宣稱已證得阿羅漢果,真的嗎?」
  佛陀說:「比丘們!喬帝卡說是的是事實,他已經沒有任何貪愛了,他現在是一位阿羅漢。」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Friday, 28 August 2020

闍祇羅比丘證得阿羅漢果

 

世間人若棄絕愛欲,正信出家,滅除愛欲,不再輪迴,
我稱之為婆羅門。 (偈 416)

  一位阿羅漢比丘在迦葉佛入滅後不久四處去募款,準備興建供奉迦葉佛遺物的浮圖塔。

  有一天,他來到一戶金匠的門前,不巧,金匠與妻子正在激烈吵架,他就對著比丘大吼:「你最好丟掉迦葉佛的遺物,滾回去吧!」

  他太太聽他這麼一說,卻說:「你如果生氣,就只辱罵我好了,喜歡的話,甚至可以毆打我。但你為什麼要辱罵迦葉佛和比丘呢?你這麼做,已經犯了大錯了!」金匠聽完妻子的話後,明白自己剛才犯下十分嚴重的錯誤。

  為了補救他的錯誤,他製作了一些金飾的花,裝在金色的罐子,然後供養給迦葉佛的浮圖塔。

  這一世,他出生為一位富家女私生子。出生時,她將他放在罐子裡,然後順水飄流而下,最後被一位在河中沐浴年輕女子看見,便加以收養,並命名為闍祇羅。

  長大後,他的養母聽從一位比丘的建議,送他去怛剎尸羅受教育。這比丘並且安排闍祇羅住在他一位商人弟子的家。 後來,闍祇羅與商人的女兒結婚。婚後不久更在他們新屋的後院裡挖出大量的金子。他們總共生育了三個兒子。闍祇羅後來更出家為比丘,並且證得阿羅漢果。

  有一天,佛陀和包括闍祇羅在內的眾多比丘到闍祇羅兒子的家去化緣,他的兒子們連續十五天供養佛陀和眾多比丘。過了一陣子,比丘們問闍祇羅是否仍執著他的金子和兒子?

  他回答說已經毫無牽掛。這些比丘就向佛陀敘說闍祇羅所說的話,佛陀說:「比丘們!闍祇羅已經滌除貪愛和驕傲,他已經證得阿羅漢果。」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Friday, 21 August 2020

誘惑比丘的妓女

 

世間人若割捨欲樂,正信出家,
滅除貪欲,不再輪迴,我稱之為婆羅門。(偈415)

  山卓山慕達是舍衛城裡一戶有錢人家的兒子,出家為比丘後,他到距離舍衛城相當遙遠的王舍城去禪修。從此以後,他的父母非常思念他。有一天,舍衛城裡舉行一些典禮,他們因為兒子不在身邊而不禁哭泣起來。有一位妓女看見他們在哭泣,就詢問他們究竟什麼事惹得他們如此傷心?這對夫婦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訴她,她就問:「如果我能使你們的兒子離開僧伽還俗的話,你們要如何酬謝我呢?」夫婦兩人答應使她成為富翁。這妓女就向他們要了一大筆錢,出發前往王舍城。

  抵達王舍城後,她在山卓山慕達進城化緣的路上租了一間房子,並且準備好美味的食物,等他來化緣。剛開始的幾天,她在房子門口供養他。不久,她邀請他進屋子裡。她更花錢雇請幾位小孩在他經常來化緣的時候,在房子門口嬉戲,她於是藉口一樓又吵又有灰塵,而邀請他上頂樓去進食。等他隨她上頂樓時,她卻關上門,開始誘惑他:「尊者!請你當我親愛的丈夫吧!讓我做你親愛的妻子!等我們渡過漫長、快樂的婚姻生活後,我們可以一齊加入僧伽,再精進努力,盡最大的能力證入涅槃。」這比丘明白自己犯錯了,立即心生警惕,告訴自己:「由於疏忽,我已經犯了大錯。」

  這時候,佛陀知道發生在山卓山慕達身上的事,就叫阿難來,告訴他:「山卓山慕達正在王舍城中一棟尖頂樓房的二樓上對抗一位妓女的挑逗,但是他終究會戰勝。」佛陀就透過神通放光,勸誡山卓山慕達:「去除對財富和感官欲樂的貪愛,除從欲望中解脫出來吧!」山卓山慕達也正念現前,努力思考佛陀的教誨,而證得阿羅漢果。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Friday, 14 August 2020

特別長的懷孕期

 

超越泥濘、崎嶇道、生死海、無明黑暗的人(註)
渡過四瀑流(註)而證得涅槃的人;
禪定止觀的人;沒有欲愛和疑惑的人;
完全不執著,究竟寂靜的人,我稱之為婆羅門。 (偈 414)

  殊帕瓦莎公主的懷孕期異常的長。當她產前陣痛好幾天時,她不停繫念佛、法與僧伽的殊勝。最後,她甚至請丈夫代替她去向佛陀頂禮問訊。佛陀知道公主的情況時,就說:「願公主免除恐懼,一切平安,願她順利生下健康高貴的兒子。」正當佛陀這麼說時,公主也生下健康的兒子。當天,佛陀和眾多比丘都被邀請到他們家去應供,慶祝這個孩子的誕生。

  這孩子長大後,出家為比丘,大家稱呼他為尸瓦哩。他在剃度出家時,當下就證得阿羅漢果。後來更以能夠輕易得到供養而出名。他是供養第一的比丘。

  有一次,比丘們請教佛陀,為什麼尸瓦哩在母胎中特別久?

  佛陀回答他們:「比丘們!某一世時,尸瓦哩是一位王子,他的國家被另一位國王佔據了,為了要奪回祖國,他接受母親的建議,圍堵該城市。城裡的人民因此斷水斷炊好幾天。因為這惡業,今生要忍受長期懷孕和生產的痛苦。

註:
‧「泥濘」=貪欲;「崎嶇道」=煩惱;「生死海」=輪迴;
 「四瀑流」=欲、生、邪見與無明瀑流
‧請參考故事「領悟佛法的人才是婆羅門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Saturday, 8 August 2020

身體會發光的年輕人

 

如同沒有瑕疵的月亮,澄淨,安祥,清明,
不再渴求輪迴的人,我稱之為婆羅門。 (偈 413)

  肯達帕尊者在某一前世時,曾經供養檀香木給供奉迦葉佛遺物的浮圖塔。因為這善行,他出生在舍衛城中一位婆羅門的家裡,同時身上有特殊的異象,那就是他的肚臍眼能閃閃發出圓圈的光暈,人們因此稱呼他肯達帕。一些婆羅門就利用這不尋常的特徵,帶他到城裡去展示,只有付錢的人可以觸摸他。

  有一次,他們帶他到祇樹給孤獨園附近,向準備前往給孤獨園的佛陀信徒說:「你們去見佛陀,聽他說法有什麼用呢?沒有人比肯達帕更有能力。任何人只要觸摸他的身子就會發財。你們為什麼不來試試看呢?」這些信徒回答說:「我們的老師具足一切能力,沒有人比得上他。」

  這些婆羅門就帶肯達帕到給孤獨園去與佛陀一較高下。但當肯達帕與佛陀在一起時,他肚臍的光就自動消失,而被帶離佛陀面前時,又恢復放光,但與佛陀一起時,又消失了。肯達帕在心裡告知訴自己:「佛陀毫無疑問地知道如何使我身上的光消失。」他懇請佛陀教導他這方法。但佛陀勸他先加入僧伽為比丘,然後佛陀才會考慮教他。

  肯達帕於是告訴他們的婆羅門朋友,說他要加入僧伽,學習這技巧,請他們等他。成為比丘以後,佛陀教導他去觀身,也就是觀察人身三十二個令人討厭、不淨的地方。幾天後,他就證得阿羅漢果。這時候,他的婆羅門朋友問他是否已經學會技巧了?他回答他們:「妳們最好回去吧!我不想離開這裡了。」眾多比丘向佛陀轉述他的話,佛陀說:「肯達帕說的是真心話。他已經徹底消除所有的精神污垢了(註)。」

() 佛陀在另外的場合說,以創造奇蹟來吸引信徒,就像商人僱請歌舞女郎來招攬生意一般。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Thursday, 30 July 2020

超越善惡

超越善與惡,超越一切結,

  有一天,一群比丘向佛陀說:「隸婆多沙彌獲得很多的供養,有好名聲和財富。他雖然一個人住在森林裡,但透過神通,已經建立很多精舍給幾百位比丘安住。」

  佛陀告訴他們:「比丘們!隸婆多已經連根拔除所有的貪愛,他已經證得阿羅漢果。」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Saturday, 18 July 2020

比丘誤會大目犍連尊者

沒有貪欲,了悟四聖諦而沒有疑惑,
並且證得涅槃的人,我稱之為婆羅門。 (偈 411)
  有一次,眾多比丘向佛陀報告說:大目犍連尊者也像舍利弗尊者一樣,仍然執著於世間的一切。   佛陀回答他們說:大目犍連尊者已經是徹底去除貪愛的阿羅漢。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Tuesday, 14 July 2020

比丘誤會舍利弗尊者

對今生或來世都沒有欲望的人,沒有貪欲、煩惱的人, 我稱之為婆羅門 (偈 410)
  舍利弗尊者有一次與一群比丘到一小村落附近的精舍去結夏安居。村民看見舍利弗尊者來,就答應要提供所有的必需品,但直到結夏安居結束以後,村民並沒有提供所有的必需品。舍利弗尊者說:「如果村民再供養袈裟來,請送來給我,如果沒有,也請通知我。」然後,他就回祇樹給孤獨園去向佛陀頂禮問訊。其他比丘誤會舍利弗尊者的意思,就向佛陀報告:「世尊!舍利弗尊者仍然執著於物質的東西,如袈裟和其它必需品。」
  佛陀回答說:「比丘們!舍利弗不貪愛任何東西。他要求把村民供養的袈裟轉交給他,是為了避免供養的村民失去功德,同時也無損比丘和沙彌的神聖尊嚴。」
註:請參考故事「領悟佛法的人才是婆羅門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