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9 June 2011

牛腹蓄乳

昔有愚人將會賓客。欲集牛乳以擬供設。而作是念。我今若豫於日日中嗇取牛乳。牛乳漸多卒無安處。或復酢敗。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臨會時當頓嗇取。作是念已便捉牸牛母子。各繫異處。卻後一月爾乃設會迎置賓客。方牽牛來欲蝟取乳。而此牛乳即乾無有。時為眾賓或瞋或笑。愚人亦爾。欲修布施。方言待我大有之時。然後頓施。未及聚頃或為縣官水火盜賊之所侵奪。或卒命終不及時施。彼亦如是。
  從前有位好客的主人,打算在一個月後宴客,他心想,到時候除了請親戚朋友參加,還要請社會上許多有名望的人,作為晚會上的嘉賓,增加自己的光彩。
  晚會上要準備大量的牛乳,他認為牛乳是招待客人的最佳飲料,於是他把平時飼養的幾隻母牛,都集中一個地方,打算先把牛乳擠在缸裡,好好地儲備起來,但他忽然一想:現在距離晚會的日期還有一個多月,若是每天將所有的牛乳擠出來,第一,沒有那麼多的器皿來儲放,第二,時間久了,牛乳也會發酸變壞,他想到最後,忽然自己覺得好笑起來:「我怎麼這樣呆呢!為什麼不把牛乳藏在牛腹中?這不是一個最好的儲藏法嗎?既不愁缺乏儲藏的器皿,也不必憂慮牛乳腐壞,到時候又可大量的供應來客,這真是一舉數得,我以前為什麼竟沒想到這樣的方法?
  他自鳴得意,高興非凡,又自言自語的說:「到晚會的那一天,把所有的母牛都牽出來,當場取乳,還怕沒有最新鮮的牛乳待客嗎?」他這樣想好了之後,便把所有的母牛即日起與犢牛隔離開來,分繫在不同地方,還派人好好地照顧母牛,飼以青嫩的草葉,飲以澄澈的淨水,以便儲足了乳,等待宴會來到時,可以大量的饗客了。
  時間過得很快,一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宴會的日期已經到來,這一天,他穿上最時髦的禮服,高貴而莊嚴的站在門口,非常熱情的歡迎賓客,等到客人們完全到齊的時候,他懷著滿心喜悅,著令家人,牽上所有的母牛,非常得意而又禮貌的指著牛說:請諸位隨意取飲最新鮮的牛乳吧!
  但事情有了變化,當家人們分別用力去擠乳時,那知擠來擠去,竟擠不出一滴乳來,很多參加宴會的賓客,看到這種情形,客人們等的不耐煩了,有的埋怨,有的竟忿怒的指責主人說:「這簡直是戲弄人嘛!那一家招待客人像這樣的?真是丟人!」說著便紛紛離開座位,頭也不回的走了。有的客人卻笑著說:「他倒也真會開玩笑,大張旗鼓的把牛牽進來,裝著煞有其事的請客模樣,吊足我們的胃口,現在我們祇有嚥著唾涎走了!」
  這位主人,想出這個儲乳的方法,起初還自以為是理想的蓄乳法!誰知母牛與牛犢的隔離久了,好像斷了奶的母親,乳源乾涸,一時就擠不出乳來了!
  於是佛說:世間很多人,不就犯了這樣的毛病?比方:當他有錢時,勸他拿些錢出來,布施那些窮苦人,他卻非常慳吝的回答說:「請你們等一個時期,等我儲蓄的數目,達到成為全國的首富的時候,我會拿出很多錢來布施的。」但世間事情,往往不是聰明人所能預料。當你還沒有得到大財富的時候,卻遭遇到無情的水火,毀滅了他所有的財富,或為敗子花盡,等再想布施時,已是一無所有,這不就像牛腹蓄乳的愚人一樣嗎?
  所以佛說:「有財當布施,為善當及時,財物五家有,不施悔後遲!」
‧摘錄自‧《百喻經》及《百喻新譯》

Wednesday, 22 June 2011

愚人食鹽

從前有個愚笨的人,沒有見過世面,對世間現象,雖充滿了好奇,但不能了解現象的底細。有一次,他離開了家鄉,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作客,主人因為是他的親戚,便非常慇懃的接待他。吃飯時,又特別為他做了幾道好菜,但卻忘了放鹽,因此,每樣菜都淡而無味,這位遠來客人,立刻表示出埋怨的樣子,竟不客氣地當著主人的面遻:「你們燒的菜,淡而無味,怎麼能搬出來待客呢?」
  主人覺得很過意不去,立刻表示歉意,趕快拿了些鹽放進每碗菜裡,仔細攪拌了一會,再請他嚐嚐看?這回他嚐了一口,覺得其味無窮,真是好吃極了!他又好奇將每碗的菜,翻來覆去的察看,卻什麼也看不出來,於是他傻裡傻氣問主人說:「剛才你放了些什麼進去?菜什麼會變得如此好呢?像這樣的菜,我就是吃一輩子,也不會討厭的!」
  主人聽了覺得有些好笑,心想這位客人怎麼連鹽也不知道呢!可是他又催問:「為什麼不告訴我呢?菜裡究竟放進了什麼?」
  主人含笑告訴他遻:「我剛才祇是放了些鹽進去,鹽是百味之源,任何菜裡也少不掉的。」
  這位愚蠢的客人一想,主人祇是放了少許的鹽,菜就是這樣好滋味,如果,要是單單的吃鹽,其味豈不更美嗎?他想得出了神,於是異想天開的對主人要求說:「你能幫我拿一碗鹽來嗎?」
  主人不知道他要鹽做什麼,心裡一團懷疑,但還是很快的把鹽送到他面前。他不經思考,祇是滿面歡喜,見到碗裡裝滿了鹽,便伸手抓了一把,就塞進口裡,那知道這滿口的鹽,其味苦澀不堪,雖然心裡明白,怎麼能嚥下去?但又為了面子,只好苦惱地向肚子裡吞下去。
  佛陀說完了這故事,便告訴大家:現在有許多無知的行者,聽人家說節食,對修道有很大的益處,他就索性斷食不吃東西了。不知道節食要有適當分寸,凡事過度與不足,都是修道人的大患,有些外道,祇知一味盲從,認為長期的斷食可以得道。為了面子,又不肯即時停止斷食的錯誤行為,結果,好像愚人食鹽一樣,只有自食其苦果了。
  學佛之人,應要捨去兩邊,而行中道,過份享樂,固是修行人的障礙,而一味無意義苦行,也不是實踐佛道的正行。修行人適當過午不食,養成少欲知足美德,這對身心修養都有很大的益處;外道不知道,矯枉過正,一味的提倡不進飲食,以為是得道的方法,最後困餓而死,其結果不像愚人食鹽一樣嗎?
‧摘錄自‧《百喻新譯》

Saturday, 18 June 2011




                                                                                                                      



                                                                                                                      

Wednesday, 15 June 2011

摩訶迦羅比丘和小迦羅比丘的命運

人若追求色身欲樂,不知攝護諸根,飲食不知節制,懈怠不知精進
,必定為波旬 (註1)所毀滅,如同風吹弱樹。
人若觀身不淨,攝護諸根,飲食節制,正信(註2)精進,
則魔不能加以摧毀,一如風吹山石。(註3)
  摩訶迦羅和小迦羅兄弟倆都是生意人,有一次在外旅行做生意時,他們聽到佛陀的說法,聽完之後,摩訶迦羅就虔誠地出家為比丘,小迦羅雖然也出家,但卻沒有堅定的信念。
  出家後,摩訶迦羅很努力地在墓地禪修,並觀照身體的變化和無常。最後深入止觀,證得阿羅漢果。相反地,小迦羅對心靈的訓練與提昇沒有興趣,時時惦著感官的樂趣。
  後來有一次,佛陀和眾多弟子,包括他們兩人,停留在尸舍婆的森林裡。這時候,小迦羅未出家的妻妾們邀請佛陀和眾多比丘到小迦羅以前的家,小迦羅因此先回家去安排佛陀和比丘的座次等事,他的妻妾們便趁機說服他還俗。
  第二天,摩訶迦羅的妻妾們也邀請佛陀和比丘到摩訶迦羅以前的家,她們希望也能像小迦羅的妻妾們,勸勸摩訶迦羅還俗。供養完後,她們就向佛陀請求讓摩訶迦羅留下來表示隨喜,佛陀答應了,就和其他比丘先行離開,而留下摩迦羅一人。
  到達村子門口時,比丘們就向佛陀說,他們擔心摩訶迦羅會像他的弟弟一樣,被妻子勸解而還俗。佛陀回答說,他們兩兄弟是不同的,小迦羅沉溺於感觀樂趣,內心脆弱。相反地,摩訶迦羅脫離感觀的束縛,精進,堅定,對、佛、法僧迦的信仰十分強烈。
  佛陀說內心脆弱的人屈服於誘惑,而堅強的人則不為所動。
備註
1. 波旬:佛法中的波旬有五種意義: (1)五蘊 (2)造作 (3)死 (4)煩惱 (5)魔波旬。在本篇中指的是「煩惱」。
2. 信:基於智慧而對佛、法、僧的信仰。佛法中沒有盲從迷信。人不可能基於不合理的信仰而接受任何事情。
3. 本篇是佛陀針對出家人的說法。讀者應注意,佛陀對出家人和在家人的生活要求不同。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Tuesday, 14 June 2011

憍賞彌諍論不休的比丘們

明白「諍論使人毀滅」的人,
停止諍論。
昧於這種道理的人,
諍論不休。
  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件使憍賞彌的比丘們諍論不休。有些比丘跟隨精通「律 (vinaya)」的法師,其他的比丘則跟隨精通「法 (dhamma)」的法師,雙方諍論不休。他們甚至不聽佛陀的勸解,但佛陀知道,他們終究會明白這樣是錯誤的,所以就離開他們,單獨到森林的僻遠靜處結夏安居 (註1)。(安居時曾經有一隻大象,和猴子照顧佛陀) (註2)
  憍賞彌的信徒明白佛陀離去的原委後,拒絕再供養這些比丘們,比丘們才明白他們的愚昧,而相互和解、修好。但信徒們要他們承認,是他們的錯誤,才造成佛陀離開憍賞彌,否則不願再像從前那樣尊敬他們。信徒們要他們懇請佛陀寬恕,但佛陀已經離開 了,當時又是安居的中期,所以那一次的安居,比丘們過的很辛苦、慘淡。
  安居結束後,阿難和眾多比丘就去找佛陀,並且向佛陀表達他們的悔意,同時保證他們已經明白所犯的錯誤,懇求佛陀回去。佛陀也就回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去。精舍的比丘看見佛陀時,就向佛陀頂禮問訊,並且認錯。佛陀告誡他們說:生命是無常的,大家必須停止爭吵,言行舉止也不能像永遠不會死亡般。

備註
1. 「結夏安居 (vassa)」:即南傳上座部佛教的雨安居。
2. 大象的故事,請參考「照顧佛陀的大象」;
 關於猴子如何照顧佛陀,則有記載說明這個有趣的過程:
  當猴子看見大象照顧佛陀時,牠也決定要效法大象,為佛陀做些服務。有一天,猴子在樹叢中盪來盪去時,發現有一蜂巢,牠就把蜂巢所在的樹幹折斷,取下蜂巢,並將牠放在樹葉上,獻給佛陀,佛陀接下好意後,猴子就躲起來,觀察佛陀是否吃蜂蜜,卻發現佛陀並不吃蜂蜜,猴子就過來拿起蜂巢,前後翻轉,想要找出為什麼佛陀不吃蜂蜜的原因,結果發現蜂巢中有些昆蟲的蛋,牠就把這些蛋拿開,然後,再獻給佛陀。佛陀終於吃蜂蜜了。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累劫以來的仇恨

世間的怨恨無法止息怨恨,
唯有慈悲可以止息怨恨,
這是永恆不易的古法(註) (偈5)
  從前有位信徒的太太不能生育。她害怕因此受到丈夫和婆婆的歧視,就親自為丈夫安排,選擇再納了一妾。但前後兩次,當她知道妾懷孕時,卻在飯中摻藥而使妾兩次都流產。第三次有喜時,這妾就刻意隱瞞她,但她後來還是知道了,並且如法泡製,妾因此再次流產,並且因而喪生。彌留之際,妾發誓要報復她和她未來的兒女。兩人之間累世的仇恨從此展開。
  後來,這對妻妾曾經投胎轉世成母雞與貓、牝鹿與母豹。今生,一個投胎轉世成舍衛城一位貴族的女兒,另一位則變成食人妖怪。有一天,食人妖怪拼命追趕貴族女兒和他的嬰孩,當貴族女兒知道佛陀正在祇樹給孤獨園說法時,他就逃到佛陀的身邊,並且把嬰孩放在佛陀的腳下,接受佛陀的保護。食人妖怪卻被擋在外面,無法進入。後來食人妖怪也被傳喚進去,佛陀向她們兩人勸誡,說她們兩人的前世是彼此仇恨的妻妾,因為互相懷恨,以致於往後的幾世裡,不斷地迫害對方的子女,佛陀告誡她們,恨只會增加更多的恨,唯有友誼,相互體諒及善意才可能化解仇恨。聽完佛陀的說法後,她們明白自己的錯誤,就在佛陀的勸誡下,盡釋前嫌。
  佛陀接著要貴族的女兒把小男嬰交給食人妖怪,但她擔心男嬰的安全,而遲疑了一會兒,但出於對佛陀的虔誠和信心,她聽話地把男嬰交給食人妖怪。食人妖接過男嬰後熱切的愛撫和親吻嬰孩,就向對待自己的孩子一般。一會兒,又把男嬰還給貴族的女兒。
  從此以後,雙方盡釋前嫌,同時善待對方。
:佛陀和弟子共同遵守的永恒不變之法。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報復的苦行者

人的內心若抱持:
「他(她)辱罵我、毆打我、打垮我、劫奪我。」
的想法,心中的怨恨無法止息。(偈3)

人的內心若沒有:
「他(她)辱罵我、毆打我、打垮我、劫奪我。」
的想法,心中的怨恨就能止息。()(偈4)
  帝沙是佛陀的表弟,晚年出家為僧。
  他喜歡假裝自己是長老比丘。如果來訪的比丘得到他的同意,為他服務時,就很高興。但他卻不尊敬真正的長老比丘,也時常與年輕比丘爭吵。如果有人說他的行為不如法,他就哭鬧、生氣,非常不滿意,並且向佛陀抱怨。佛陀對他的情形了然於心,所以每次都勸他改變自己的行為,同時不要記恨,因為只有不記恨才能消除恨意。
  佛陀說:帝沙不只是今生才如此頑固,前世的時候也很固執:帝沙的某一前世是頑固的苦行者,名叫提婆喇,由於誤會,而咀咒一個非常神聖的宗教師,雖然國王勸他向該宗教師懇求寬恕,但他悍然拒絕。國王最後只好以武力迫使他向該宗教師懇請寬恕。
備註: 佛陀經常教誨弟子不可以報復,即使受到激怒也要隨時隨地修習忍辱。佛陀讚歎那些儘管有能力報復,但忍辱並且原諒他人辱罵的人,在整部【法句經 / 故事集 】中,佛陀多次受到他人嚴厲的批評、辱罵和攻擊,但佛陀仍忍辱如常。忍辱不是脆弱或失敗的表現,而是偉人堅定信念的表徵。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Wednesday, 8 June 2011

報復的苦行者

人的內心若抱持:
「他(她)辱罵我、毆打我、打垮我、劫奪我。」
的想法,心中的怨恨無法止息。(偈3)

人的內心若沒有:
「他(她)辱罵我、毆打我、打垮我、劫奪我。」
的想法,心中的怨恨就能止息。()(偈4)
  帝沙是佛陀的表弟,晚年出家為僧。
  他喜歡假裝自己是長老比丘。如果來訪的比丘得到他的同意,為他服務時,就很高興。但他卻不尊敬真正的長老比丘,也時常與年輕比丘爭吵。如果有人說他的行為不如法,他就哭鬧、生氣,非常不滿意,並且向佛陀抱怨。佛陀對他的情形了然於心,所以每次都勸他改變自己的行為,同時不要記恨,因為只有不記恨才能消除恨意。
  佛陀說:帝沙不只是今生才如此頑固,前世的時候也很固執:帝沙的某一前世是頑固的苦行者,名叫提婆喇,由於誤會,而咀咒一個非常神聖的宗教師,雖然國王勸他向該宗教師懇求寬恕,但他悍然拒絕。國王最後只好以武力迫使他向該宗教師懇請寬恕。
備註: 佛陀經常教誨弟子不可以報復,即使受到激怒也要隨時隨地修習忍辱。佛陀讚歎那些儘管有能力報復,但忍辱並且原諒他人辱罵的人,在整部【法句經 / 故事集 】中,佛陀多次受到他人嚴厲的批評、辱罵和攻擊,但佛陀仍忍辱如常。忍辱不是脆弱或失敗的表現,而是偉人堅定信念的表徵。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